如何对幼儿的正确言行做出反应

发布时间:2011/9/16 11:12:00 访问次数:2302

版权所有:《学前教育(幼教版)》

北京市级骨干教师研修班    执笔

 

  

当幼儿的言行符合成人的价值观时,成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表扬或鼓励幼儿。表扬和鼓励历来被当做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但是表扬如果运用得不当,其弊端也清晰可见。

1.易使幼儿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教师是幼儿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与态度会被幼儿当做自我评价的主要甚至惟一标准。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某些幼儿会注意教师的好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教师。长此以往,这类幼儿容易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而缺乏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长大后,他们因为缺乏内在的评判标准,其情绪极易受别人态度与评价的左右,因而常常生活得不快乐,不自信。

2.易使幼儿形成好胜好强、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降低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有这样一些幼儿,他们由于受表扬过多而形成了好胜好强、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他们不允许自己失败,不允许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听不得别人受表扬。这类幼儿忍受不了挫折,过分追求完美,将来也不会生活得太幸福。现代教育心理学揭示出:当我们表扬学生们聪明时,失败变成了个人的事,因而就成了人的一种耻辱。结果,学生们变得不能更好地面对和处理挫折。其实,失败和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让幼儿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不要只表扬幼儿而忘记了向他们展示生活的另一面。

尽管表扬不当会带来上述弊端,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表扬毕竟是强化正确行为的有效手段,关键是我们如何发挥表扬的效应而克服其弊端。以下三点策略至关重要。

1.掌握好表扬的内容。表扬的内容应该是幼儿的努力、学习策略、意志力、专心致志等可控制的因素。而不应是天赋等不可控制的因素。

2.表扬要适度,要因人而异。对于幼儿的表扬要把握好分寸,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要使幼儿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做对的时候,也有做错的时候。对于自卑感较强的幼儿,教师可给予较多的表扬,以使他们重塑自信。

3.表扬要具体。表扬是为了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笼统的表扬则起不到这样的作用。你今天自己穿好了衣服,我真为你高兴你勇敢地举手发言了,我很高兴等等,会使幼儿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断进步。

其实,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更提倡多运用鼓励的教育手段。鼓励的作用在于着眼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的着重点在于事情本身。这样幼儿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自怨自艾。用鼓励法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正确面对失败和错误,他们能认识到失败和错误是正常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自我价值的降低,相反,当遇到挫折时,他们会变得自信、坚强,做出积极的反应。

此外,传统教育习惯于为幼儿树立榜样,将幼儿与幼儿做比较,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现代教育已揭示出这种观察学习的局限性。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幼儿必须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主动建构引起内部图式的变化,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简单地灌输榜样,是很难引起幼儿效仿的动机的。非但如此,不适宜地树立榜样,还会使幼儿因达不到标准而自暴自弃,产生嫉妒心理,造成幼儿人际关系紧张等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幼儿与自己比,使幼儿看到自己的成长,从而充满信心地去面对明天。


推荐】【字体: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