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真是件辛苦事啊!”很多时候,这不仅是爸爸妈妈们的心声,作为旁观者相信也会感同身受。当责任、期望和宝宝们那难以捉摸的行动、反复无常的情绪交缠在一起,身为其带养者,难免时而心力交瘁、时而茫然无措。
今天的文章,小编就想和大家来探讨一下,育儿路上那些或可摈弃的执念、或能放下的“必须”,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些许“减负”的方向——
01必须要求孩子取得成功吗?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终极期待。尤其现代社会,当整个家庭都围绕着孩子年复一年地付出、无微不至地关爱,自然更加希冀能得到“回馈”——孩子在方方面面都能有好的表现,最不济,必须要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功!如果能在竞赛场上看到宝贝活跃的身影、和旁人一同见证他所取得的傲人成绩,那该多令人自豪和满足啊!
然而,现实却不能次次都令爸爸妈妈们“心想事成”。尤其对于学龄前阶段的幼儿,能力发展和人格气质都远未定型,即便让他们尝试了各样的“兴趣爱好”,或许一时都无法找到那个能令他“发光”的领域,更毋言“成功”了。而父母强烈的期望,只会让孩子过早背负上无必要的压力,也让家长承受无必要的失望,对成长和亲子关系的发展皆无益处。
这个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童年时那些宽泛的经历,作用并不在于“达成”什么,不过让孩子多一次体验的机会、多一份“试错”的坦然;如果能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当然最好,即便不然,其间的表现和成果也并不重要。
放下“必须让孩子成功”的执念,既是鼓励孩子在更轻松的氛围中大胆追求心之所向,也是缓熄家长教育焦虑的一股清泉——“宝宝不会玩小球吗?没关系,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让自己有个好心情,稍微舒展下身体就行!”“学琴这么久,考级可以作为一个证明,想考我们支持你,每天弹着玩当然也可以啦!”
02必须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呵护吗?
如果说过高的期许是父母对孩子施加的压力,那么“要给孩子最好的!”过强的责任心则是父母给自己套上的枷锁,而其结果也往往容易和家长的设想背道而驰。
在家过于精细地准备每一餐每一点,以为这样能让孩子“吃好”,却让他在外吃啥都不惯、吃啥都不香;执着地陪孩子翻完所有绘本、逐字读出每一页的情节,觉得这才是“有效”阅读,却让他丧失了自主翻阅的动力;周全“无死角”的防护,相信如此可以为孩子避免一切危险伤害,却让他无法自如地参加小伙伴们的撒欢玩闹,失去交往和游戏的快乐。
不仅如此,作为成年人,日常生活、工作社交难免还会有种种牵绊,在身心已然十分疲惫的状态下,勉强自己去“做到最好”,看似尽足了父母的责任,实则弊大于利,还会把因之产生的焦虑和情绪传达给孩子,让他也随之紧张不安。
是以,适当的放手,允许自己的育儿策略方法不那么“面面俱到”,对亲子双方而言或都是一种“松绑”,爸爸妈妈们说不定还能在其中收获一些“小惊喜”——
那么,我们是否能从自身开始,微微放低,松一松绷紧的神经,卸下这些“不必”的负担?让我们、让孩子的生命都回归到更自然、本初的状态,如同于极地奔走的白狐,漂流在小溪之上的水獭,直向青云的山丘,夜空正中的皎月,没有“一定”、无需“必须”,却自由得如此光彩闪耀、充满可能。无意得到任何“必然”的结论,只希望今天的探讨,能带给家长们一些轻松而敞开的启发吧!